《朱淑娟演講紀錄-環境新聞報導》
紀錄者:簡永達、黃湘淇、李雅筑、方歆婷
媒體種類:
l 傳統媒體:電視、報紙、中央社、雜誌、Yahoo(整合式媒體)
l 網路媒體:苦勞網、公視PNN、立報、上下游市集、環境資訊協會、新頭殼
l 公視:新聞部、專題、談話性節目
l 獨立媒體:環境報導(與主流媒合作,包括電視、平面、網路)、李惠仁、紀錄片工作者
l 新傳播:Facebook、twitter、Wereport委製平台
l 公民新聞:Peopo平台
如何找獨家:
1.當政府機關或其他單位在開會時宣佈X月會有進度,在X月的日期上標記,提醒自己追蹤
2.追著政府機關長官問''有沒有開會、有沒有新發展''
3.聽主管會報,小撇步:直接進去聽會議,這即為「採訪權的擴張」,而如美牛議題僅以「錄影」公開,非真正公開,因此為「公共議題」,怎能不給聽。
小記**
1.記者只等新聞稿是不行的!
2.採訪對象:隨時掌握各行政部門的各業務承辦人的動態、依座位表點名、去熟絡
環境新聞範圍:
l 汙染:空氣、水質、廢棄毒、毒化物
l 國土資源:水資源、能源選擇、生態
l 國土計畫:國土規劃、區域計畫、都市計畫、土地徵收、居住正義
l 立法:憲法、國土計畫法、環境法、農業法、行政程序法
l 程序:環評法、都市/區域計畫、公聽會、民眾參與、程序正義
l
行政:標準訂定、政策的形成(輻射劑量容許值、pm2.5管制標準)
l
風險:農業、農村、食品安全、糧食、風險評估、風險溝通(美牛、汙染)
l 動物福利:符合動物福利的消費(人道飼養的蛋、不吃魚翅)、流浪動物系列
l
產業政策:符合區域形態環境永續的產業討論(''耗水產業''就不該建在''缺水地區'')
l 生態:海洋生態、濕地、環境生態
小記**
1.先看「程序正義」、再作「風險溝通」
2.獨立媒體的記者可依「自己的興趣」作「跨類別」的新聞採集
3.環境記者和一般記者看的面向不同。ex.Uniqlo兩周換一次服飾類別,一般記者只看到換季,但環境記者會看到這舉動對環境造成傷害
複合議題案例
國光石化(國土規畫、程序正義、糧食安全、水資源、產業政策)、中科四期(土地徾收、產業政策、國土規畫、程序正義、政策形成)、文林苑(都市計畫、人權、財產權、城市想像)、美牛(農業政策、食品安全、程序正義、風險溝通、外交)、中科三期(行政程序法、風險溝通、行政與司法的權衡)
專業能力養成
l 需在短時間內判斷訊息的真偽,不是官員隨便講個理由就是理由
l 了解政策行程和立法過程
l 採訪、規畫、找資料、報導
l 找新聞:主管會報、處長的行事歷
l 檔案整理:資料、名片、名詞..
l 文字與影音的技術
l 新聞編輯能力
l 善用社群媒體,獲取新資訊
l 禮貌(穿著)
如何面對龐大的專業?
l 遇到就學/延伸學習:筆記下來,建立個人資料庫
ex.文林苑:都更條例、爭議法條(25-1、36)、都市計畫法(25-1、36)
l 反覆自問/找出爭議點
ex.中科四期:臺灣需要新的科學園區?科學園區增加就業?但農民根本進不去...缺水的台灣繼續高耗水產業?當地農民在擔心什麼?
法律問題(以文林苑為例)
l 公家單位動用公權力所引用之法條是否有問題?
ex.環評法14條、行政程序法第163、164條
l 何謂「公共利益」?
l 私人財產能不能以多數決?
邏輯:一定得去公聽會表達不願意?但為什麼我的東西要到政府規定的某時某地去表達不願意出售?!
邏輯:一定得去公聽會表達不願意?但為什麼我的東西要到政府規定的某時某地去表達不願意出售?!
l 執法是否恰當?
小記**
1.獨立媒體最大的優勢,是把事件從頭看到尾
2.經營成功的獨立媒體部落格文章,會吸引有關當局回應
3.寫得多、寫得廣、寫得深,就會有影響力!
媒體趨勢
l 傳統媒體的性格改變
l 獨立媒體的開疆擴土
l 平面/影音的整合
l 新興媒體的崛起-facebook
l 專業媒體的成立:苦勞網(勞工);立報(教育);環境報導(環境);上下游(農業)
小記**
1.記者要時時懷有疑問,或是存在「以上皆非」的觀念
2.獨立媒體優勢與影響力在於長期追蹤議題,「多、久、深」就有影響力;許多新聞都是在獨立媒體的加溫下,引來主流媒體的注意
傳統媒體為何不愛公共議題
l 政商關係(旺旺中時 聯合遠雄 自由建商…)
l 版面減少-狹獈地以為公共議題沒有貼近性
l 置入性行銷
l 過程的省略-注重結果
l 新聞的轉譯-貓狗新聞
小記**
傳統媒體的優勢—群聚新聞(量多) 、重大新聞多管道消息的整合
獨立媒體的優勢/影響力
l 長期追蹤議題--多、久、深就有影響力
l 重大新聞爆發前的加温期
l 最少干擾下的快速成長
小記**
長期追蹤議題,影響力就會出現,為什麼文林院會受那麼多關注,因為就是有鍾勝雄這種人,每天沒事就去建商那邊晃一晃,主流媒體也會注意,事件會不斷的加溫。
獨立媒體崛起(記者個人品牌)
l 前立報胡慕情(公視)(99年華文部落格主)
l 公視PNN鐘聖雄--文林苑都更案
l 立報呂苡榕--文林苑都更案、土地徵收
l 苦勞網(孫窮理)--公共議題追蹤
l 環境報導—環境議題
l 李惠仁—禽流感
l 汪文豪(上下游新聞市集)—農業、美牛議題
獨立工作的再發現
|
過去 (傳統媒體)
|
現在 (獨立媒體)
|
時間
|
被分配的工作時間
休假日/五六、日一
報稿/下午三點
晚上/交稿 溝通 截稿
半夜的開會 吃飯….
|
掌握時間的自主權
隨時工作與休息
減少溝通的成本
減少時間無謂的消耗
|
空間
|
被指定的場域
被切割的路線
被阻斷的對話對象
|
採訪空間的釋放
初次造訪
中石化安順廠
后里、二林園區、
高雄煉油廠…..
中科/后里、環保署、營建署、國科會、中科
國光石化/彰化現場、環保署、營建署、總統府、立法院、行政院
灣寶/內政部、營建署、灣寶、苗栗縣政府
永揚/環保署、水利署、台南縣政府、場址現場
→多元的對話 多元的觀點
|
干擾
|
被指定的主題
代班 行政事務
配稿
溝通的困難
妥協的內容
|
採訪主題的自由
精準的時間
減少無謂的溝通
自主的新聞呈現
|
議題
|
真正的環境議題
土地徵收的正當性
農地變更 糧食危機
環境正義 程序正義
|
民眾貼近性高/有趣
垃圾強制分類
超商不提供塑膠袋
住家不能唱卡拉ok
檢舉達人
豬廁所
|
跨平台的再發現
l
重新學攝影、剪輯、學會做影像
l
文字與影像的相互啟發
l 文字的基礎---讓影像內容更紮實
l 影像的學習---讓文字更有畫面
小記**
傳統媒體分線、工作方式已無法培養專業記者
平面與攝影的交錯,這兩邊的互相學習是重要的,去學影像再回過頭來寫文字,就會有另一種啟發,其實文字跟攝影記者訓練是不對等的。現在傳統媒體無法培養很專業的記者,而且要不停地代班,能跑自己的東西也只要三天,代班也有禮儀,不可以太超過,只要代到不要漏新聞就好了,但此種分界方式是沒辦法培養專業記者,所以成立獨立媒體學院是一定要做的事情
獨立媒體的未來
l 獨立媒體學院— 6月中開課
l 環境新聞平台—
l 獨立媒體通訊社—馬格蘭通訊社
小記**
今年六月將聯合幾個獨立媒體,例如黃哲斌和上下游等成立獨立媒體學院。課程包羅萬象,教導去採訪部長要穿什麼、採訪紀錄、如何保持訪談流動等,或是一個記者必須要知道的立法程序、公聽會或是在協商過程何時介入。然後訓練做平台的本領,像是外國的馬格蘭通訊社,它裡面都是很有名的攝影師,他是一個接案的中心。也將成立一個大平台,唯有獨立媒體存在才能把話說清楚,像是主流媒體關注的東西太多了,今天一種演一演,明天又另一種。希望從這裡開始重建台灣媒體的希望工程
Q&A
問:在商業電視台工作,記者無法顧好自己的線,電視記者學得很粗糙,呈現的東西有時候會很羞愧,我們已經有一半專業背景,就好像要被腐蝕掉了,您怎麼看? 而且很多記者進到一個體系就會自我感覺太良好。
答:我覺得最好媒體起步最好還是去平面去做。因為有平面邏輯底子去做電視是比較容易的。像電視每天要做兩則,做個一分二十秒,採訪完回去就去剪,所以她沒有餘力去做溝通,可是文字記者就有,因為她有時間可以跟大家多聊聊,聊的過程中就有很多知識進來。所以我的建議是最好一開始還是去日報磨練,周刊的話對新鮮人來說也不適宜,因為你每次把議題寫完就要趕快丟、去找新的題目所以你也不容易累積。所以最好不要去電視台,不過也有一個記者關注環境議題很久,雖然只是電視記者但她會從片段中做連結。像公家機關都會覺得跟電視記者不要換名片,但電視記者比較沒人去在意。
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,舉例來說電視台記者拿個mic,其實他們對公民記者存在不習慣,像是以前採訪動線是有規矩的,攝影記者佔哪裡,平面記者就知道不要擋到要站旁邊,但公民記者就不知道,要是有精彩畫面公民記者不知道就會突然站起來,後面攝影記者就會生氣啊,是因為不習慣你們的存在。所以記者還是必須經過這個過程。
問:獨立媒體的生計要如何維持?
答:我決定做獨立媒體就是要做真的,我會自己主動去跑很多新聞,如果是接案的,就會被指定,這些接案結果都很低,一個字一塊,有些人會說一個字兩塊很高,但其實我接案結果會很高,我離開報社存款還增加耶。像是國光石化,商業周刊就覺得要有這樣報導,我就幫他寫一篇文章,我的文章就不是用字在算錢,所以今周刊也來找,他說那個錢也可以付,可是台灣的價碼還是低的,但記者跟記者會搶生意,我現在價碼還不錯。我可以寫一篇文章三四千字有七八萬,但不能常常接,要偶爾表現自己很厲害。所以你看要不要把自己工作用金錢去換算。報社以前每個月七八萬耶,被長官罵都可以忍耐。
當記者要隨時提高警覺,要隨時提高你的東西。記者本來就一種能力養成與專業,他有太多東西要學,你有專業與技巧,真的是無窮止盡要去學的東西。那為什麼我不幹記者還有人要來理我,那像我都會帶立報記者,去嗆聲,如果自己以為是大記者就要去幹這種事情。
問:縱使獨立媒體可以點出很多問題,但就是有很多沒辦法改變得事情,那要如何調適一次次的過程?
答:我在當記者很多時候會被打敗,會不斷寫,希望可以促成改變,像以前我寫六輕廢水,環署也開罰,但後來進行政訴願,罰單被註銷了,雖然意志會消沉,但看到新議題又會開心,後來我學到要跟議題保持一點距離,我常說人只能做人的事情,神可以做神的事情,那像改變什麼的就是神可以做的事情。像是我之前跟日本記者聊天,他說在福島核災那陣子覺得自己做的是比災區志工不如,但後來他寫的報導,就有人因為她的報導將物資送進災區,所以我的意思是,就盡量寫,不是說做什麼就會幹嘛,但總會有影響力。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做什麼就會改變,可是有時候就做當下能夠做的事情,盡量去鋪陳那個事情,盡量把事情寫出來、寫清楚,一定會有影響,儘管你看不到。不過近幾年我也有關心的案子革命成功,像是去年四月光輝四月:國光石化撤廠、灣寶事件等,所以我們要努力繼續製造光輝十月。
彭文正老師補充:
我覺得電視記者、報社記者和雜誌記者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,就像籃球和棒球一樣,這是不同的性質,有次一個主播問我,他不懂主播的專業在哪裡,我告訴他,主播的專業就是把話說清楚,你不要覺得這個很簡單,你請一百個人來講講看,看有哪個幾人可以講得好,所以你要珍惜你的專業,因為這就是你的專業。而電視記者的專業就是在一分半之內,把一件事情呈現出來,而事件的內容過程是要由報社的記者來說明的,至於事件的原因是雜誌記者要去挖掘的,所以不同性質的媒體,在新聞事件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。但是對我來說一個畫面的魅力勝過千言萬語,所以要是從頭來過的話,我還是會選擇在電視新聞工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