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

【新聞講座】林之晨--那些年 我們正在歷經的媒體革命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
【記者楊伊湄、江敏欣、賴湘茹、王姿琳/綜合報導】
  台灣創投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創辦人林之晨,今天到台大新聞所與未來的準記者們暢談他對網路趨勢的觀察,他一開口就試圖要打破同學們心中對媒體的既定概念,他預言,「在未來,廣告、內容與媒體會整合在一起」,他鼓勵新聞所的學生們趁著年輕,用力擁抱新媒體,「加入傳統媒體已經不是路了」。
大衛打敗巨人哥利亞
  在網路世界上,林之晨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"Mr. Jamie",這個名字不只是林之晨本人、林之晨的分身,更是林之晨的個人品牌和媒體。他個人的部落格每個月能吸引五十萬人次的讀者,這樣廣大的觸角,若換算成發行量,更甚於知名的商周和天下雜誌。能有這樣的吸睛功力,可是靠著他每天瀏覽八十篇文章,並持續不懈地利用早上五點到八點的三個小時,將所閱讀、汲取以及吸收到的最新資訊,細心咀嚼後再整理而成。因此林之晨建議台大新聞所同學們,應當建立「寫網誌」的習慣,至少一天寫個一篇,將個人的觀點抽絲剝繭,化為縷縷的文字輕煙。因為這樣一來,不但能訓練思考的邏輯性,也能藉此逼自己大量閱讀,站在資訊浪潮的最尖端。
  林之晨強調,其實「新聞」相對而言,算是很新的產業,不過現在大家不免發現,新聞產業的影響力也衰退得極快,媒體帝國更是搖搖欲墜,彷彿所有的交界線都在溶解;而這一切,就是因為新科技所造成消費板塊的位移,因此新媒體應該要和傳統的老媒體相反,應該要從一致性走向多元化、從上對下變成多對多,懂得將自己創造成媒體,就能在這個網路世代擁有影響力。
我只看有趣的現在,馬上!
  林之晨認為,以往工業時代大量生產的好處,早已不適用於當今的市場,因此他建議同學要忘記傳統新聞媒體的定義,甚至是傳統媒體的分際。拜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之賜,如今我們進入了一個邊際成本為零的世界,全球目前有一億六千兩百萬的網誌,而且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成長速度劇增,這代表只要短短的五天,網路上就生成了人們一輩子也看不完的文章,也因此,在網路上,所有媒體都混在一起、每個媒體都是綜合媒體、都在競爭消費者睜開眼睛的那16個小時。自此以降,媒體競爭的不再是市場佔有率(market share),而是爭先恐後地抓取閱聽人的注意力佔有率(attention share)。加上現在手機上網的行動網路時代已經來臨,每個人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遠勝於打電話的時間,現代人的行為也因此大大改變,像是2011年北美對於手機上網的調查赫然發現,民眾使用app上網的時間,已經超過透過傳統的瀏覽器接連上網的時間了。因此,在這個劇烈改變的世界中,林之晨強烈認為,未來的新媒體,必須也要成為某種形態上的手機應用微型程式。
新媒體的商業模式
  現在許多閱聽眾紛紛從大眾媒體的消費,轉移到免費媒體的使用上,因此新媒體的力量已經不再只是膚淺地計算人頭,看看有多少閱聽量這麼簡單,而是得要在聚眾之外,達到對於目標市場的關鍵影響力。林之晨提出了幾個新穎的概念,像是「內容導購」、「存許權限」的販售、「策展的價值創造」,與「既個人化但又社群化」的使用體驗,才能將新媒體影響到特定的一群人,並擁有濃厚的影響力。
  但畢竟,現在的創新概念還只是個開端,即使像是林之晨這樣的趨勢專家,也不敢打包票能準確拿捏未來媒體世界的樣貌,不過要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中保持高度競爭力,經營自己的品牌和媒體價值,絕對是一項錯不了的投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