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稻埕風華再現」,以布袋戲重現當時街弄景象。圖片來源/天棚藝術村
翁佩嫆、陳雅琪、林琦敏、陳熙文/台北報導
「水,是城市的母親。」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說。從前艋舺依水而生,商船能從河港出發,一 路沿著淡水河到大稻埕、三峽、甚至一路到汐止通商;如今,高大的防洪堤防擋住了居民與水的連接,許 多與水有關的在地傳統也相繼遺失。他面露遺憾地說,「現在要跟小朋友敘述當年紅頭船在淡水河上橫行 的景象,他們根本無法意會。」

河水的景象,被防洪牆區隔在外,後代人連想像都難以拼湊那失憶的拼圖。但仍有一群熱愛土地的人,以 藝術向人們傳遞河水的精神,也傳遞萬華、大稻埕這些台北老城市的歷史記憶。
萬華區騰雲里里 長李重華,翻著厚厚的資料,說明他多年深耕於萬華區的歷史重現。(攝影/林琦敏)
馬場町河堤壁畫 重現萬華風情
2010年紅極一時的國片「艋舺」,讓台北人再次憶起這塊遭人遺忘的土地,該片傳達 1980年代萬華地區的黑幫械鬥與勢力劃分,卻予人萬華「三流」印象─「流鶯、流氓、流民」,對萬華形 象無疑是一大重挫。由此,萬華區騰雲里里長李重華想以不同面向述說萬華的歷史,他經營鄉里部落格、 發行地方社區報,長期投入社區營造,試圖喚醒居民的地方意識。
萬華舊名「艋舺」常讓人誤以為是閩南語地名,事實上,艋舺(monga) 原為凱達格蘭族語,有「獨木舟」 之意。然而,凱達格蘭族曾在艋舺地區居住的歷史,卻鮮為人知;李重華認為萬華居民長期忽略萬華的過 去,他強調,要繼往、才能開來:「人要知道自己從何而來,才知道自己的定位。」
昔日的青年公園為軍事用地、機場,附近則是一片農田。(照片提供/高傳 棋)
世代居住萬華的 高傳棋希望藉由水岸壁畫,重新喚醒台北人與水的感情。(攝影/陳雅琪)
碰巧萬華馬場町河堤水門啟用在即,讓李重華有了「用壁畫、說歷史」的想法。但是台北市水利處無意資 助壁畫經費,李重華心想「這段歷史要是不說,還有誰會知道?」他決意由里上自行籌資,以「繼往開來 」為主題,繪製三幅壁畫,水門左壁是「繼往」,右壁則是「開來」,李重華決定以平埔族生活為左面壁 畫的重點,描繪凱達格蘭族的水岸情景;讓300年前,140戶凱達格蘭族居民在新店溪岸,採果子、捕魚狩 獵的原始生活重現在現代居民眼前。
家族在萬華已定居304年的文史工作者高傳棋表示,艋舺以南靠新店溪稱作「南萬華」,早期又叫「大迦 納」,意為「親水性」,忠實表現當年凱達格蘭族賴水維生的生活型態。壁畫的繪製,也以高傳棋提供的 資料為本,再現雷裡社平埔族時期的新店溪原始樣貌。
身兼台灣漫畫協會秘書長的李重華,決定用Q版漫畫一揭凱達格蘭族的神秘面紗,因為他認為,「以漫畫 詮釋歷史既輕鬆、又有趣,也更讓人容易親近。」
但壁畫該由誰來畫?李重華找上台灣歷史漫畫家杜福安。
為了視覺效果, 杜福安提高壁畫彩度,讓《凱達格蘭族雷裡社漁獵圖》畫面更活潑有趣。(翻攝/林琦敏)
Q版壁畫 勾勒凱達格蘭原始風貌
「說到原住民,大家就會想到我!」杜福安邊笑邊說。
專攻台灣歷史漫畫的杜福安,畫過各階段的台灣歷史。而原住民相關漫畫《漫畫台灣歷史─美麗大地的子 民》、《十三行大冒險》、《大肚王傳奇》,更讓杜福安顯得與眾不同,「因為過往都沒有人畫過原住民 的漫畫。」杜福安說道。
漫畫讓杜福安對原住民文化有深入了解。由於先前畫過以凱達格蘭為主角的《十三行大冒險》,杜福安對 凱達格蘭族的生活已有相當認識,為萬華河堤作畫時更加得心應手。他大約在十月收到李重華的壁畫邀約 ,開始動筆。
世代居住在萬華的高傳棋,相當樂見河堤壁畫為萬華地區增添活力,他說:「河堤加高後,人們忘了堤防 後的水,不再到河邊嬉戲,只擔心大雨造成的河水氾濫。」
高傳棋感慨的說,「台灣很特別,有山、有水、有海,卻很少人會溯溪、游泳和爬山。」他希望藉由水岸 壁畫,不僅宣導環保意識,更讓大家正視歷史發展中,人與水的密不可分,重新喚醒台北人與水的感情。
杜福安表示,初接獲壁畫的提案,出現在他腦海中的是對原住民水岸生活的想像,是雷裡社族人站在岸邊 ,一邊望著對岸的寬廣草原,一邊在溪中捕魚,沐浴在台北依山傍水的原始風貌裡。
杜福安翻著書, 解釋他從書中觀察到的原住民生活型態。(攝影/林琦敏)
可是李重華卻不滿意。基於不同考量,李重華頻頻要求杜福安將作品的內容和色彩畫得更豐富些。杜福安 指著完稿說:「我在這裡加了麋鹿,又加了屋子…前後改了四次! 大概花了兩個禮拜才完成。」
雖然前後修改多次,為了因應視覺效果,提高了作品彩度,與當時的生活情景雖然部分失真;但杜福安對 《凱達格蘭族雷裡社漁獵圖》仍相當滿意,除了以可愛畫風讓民眾輕鬆欣賞外,也希望民眾能藉此得知早 期傍水而居的凱達格蘭族漁獵情形,達到教育目的。
利用壁畫讓社區民眾重新認識自己居住的土地,正是李重華社區營造的目標。所以未來走近馬場町河堤, 民眾可以看見左邊描繪這塊土地源頭的《凱達格蘭族雷裡社漁獵圖》;右邊則會看見描繪日據時期跑馬場 ,以及現代水岸風貌的壁畫。
馬場町的過去與未來
儘管兩面長長的河堤壁畫,將在日後成為李重華口中的「繼往開來」,記載水岸的過去與未來,但一段近 一甲子前的歷史,卻逐漸被這片水岸附近的居民遺忘。
其實鮮少人知道,在白色恐怖時期,美麗的馬場町河堤邊曾是處決政治犯的刑場,許多政治犯的生命終結 在這片美麗的水岸邊。五十年後,水岸附近的馬場町紀念公園落成,河堤水流仍潺潺流動,平靜地彷彿這 段歷史已然消逝。
曾出版《烈火中的228》的杜福安聽見記者提起這段歷史,沉思了一下後說:「以宏觀角度而言,這段歷 史的確有發生,而要理解歷史,就要從理解這段歷史的發生開始。」
既然如此,為什麼這段歷史沒有納入壁畫中呢?
李重華解釋,當初選訂壁畫題材時,就不希望讓敏感的政治議題介入水岸壁畫,所以這幅以「繼往開來」 理念打造的壁畫作品,獨漏了這段灰暗的歷史。
「我希望民眾從壁畫中得到的是快樂的訊息。」杜福安一邊說,一邊翻閱自己的作品,讓記者能看到《烈 火中的228》中嚴肅、寫實的筆觸和線條,與他水岸壁畫中活潑Q版畫風大相逕庭。「如果要繪製這段歷史 ,筆觸就會比較嚴肅,但我希望民眾可以用快樂的心情來欣賞壁畫。」
「就讓沉重的留给紀念石碑吧!」闔上漫畫,他說。
謝招治阿嬤畫筆下的艋舺
艋舺地區數百年的歷史發展,除了躍然於河堤壁畫上,也成為當地阿嬤的筆下題材。在艋舺土生土長的謝 招治阿嬤,十年前開始畫下自己的成長故事;許多萬華地區的著名地段、景點都出現在謝招治阿嬤的故事 畫裡。
阿嬤外婆家的四合院就座落在淡水河旁,隔著河堤即可聽到河上漁夫的搖船吟唱;這座兩層樓的磚紅色四 合院,是謝招治阿嬤的外婆家,也是前台北市長黃啟瑞的老家。
萬華淡水河畔的紅磚色四合院,因高架橋擴建,已遭拆除成為歷史。(翻攝/林琦 敏)
現今的剝皮寮鄉 土文化中心,在日治時期開設各式店舖。(翻攝/林琦敏)
黃家在萬華地區是閩南望族,謝招治阿嬤在家譜上畫著黃家嫁女兒的熱鬧景象,她說在當時那是很稀罕的 事,因為「黃家家規只養兒子,不養女兒」,只要有女孩出生即刻就送人當養女,「有媳婦生產時,外曾 祖母會坐在大門口,招來媒婆,若生查某,就請人抱養。」
阿嬤特別在家譜上,畫下黃家第一次嫁女兒的盛大喜事,浩浩蕩蕩的迎親行列擠滿了狹窄的巷道,與淡水 河的波光粼粼相映成輝;然而,此等熱鬧景象如今已不復見,這座兩百年歷史的老屋,因高架橋拓寬工程 而被迫拆除,饒富歷史情懷的古厝、小巷已成追憶。
不只是景點 而是家的回憶
除了淡水河畔的古厝外,萬華極具特色的剝皮寮也入畫。謝招治阿嬤小時候,經常給在剝皮寮(時稱八場 町)的製衣廠工作的堂姊送飯,途中總會經過日本人開的煎餅工廠,阿嬤總是好奇地駐足,看著工人忙進 忙出拿著米製煎餅曬太陽;偶而,也會遇到穿著白色和服、胸前掛著黑色化緣布袋的日本和尚,頭戴黑色 籐帽,沿路吹著尺八,同時化緣。
清晨的龍山寺,總是聚集著吃早點、做早 操的民眾。(翻攝/林琦敏)
名聞遐邇的龍山寺對謝招治阿嬤而言,不是車水馬龍的觀光景點,也不是香火鼎盛的信仰中心,而是日常 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生活場景。阿嬤小時候都要到父親在龍山 寺旁的露店幫忙做生意;清晨六點時,做早 操的音樂自龍山寺門上的收音機流洩而出,民眾聽著音樂的韻律擺動身體;廣場邊也散布著吃早點的民眾 及賣早餐的小販。
謝招治阿嬤並不是受過正規教育的學術派畫家,她畫人物、畫故事、畫下自己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;她所 畫的每幅畫作,都是歷史的見證,讓晚輩有機會一窺老一代的生活情景。阿嬤說,自己的創作理念是:「 用一支禿筆,畫我一生說不完的故事;給晚輩留下我們這一代的記錄」。
久居他鄉是故鄉 」張欽鵬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萬華艋舺的一份子。(攝影/陳熙文)
台北市鄉土教育 中心的建築保存了當年萬華剝皮寮的原貌,讓今天的萬華人依然能從古色的街景中略窺古早的萬華風光。 (照片來源/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)
被現代台北所包圍的剝皮寮,是艋舺記憶的諾亞方舟。(照片來源/台北市 鄉土教育中心)
久居他鄉是故鄉 來自外地的萬華人
在張欽鵬的印象裡,萬華是一個24小時不關門的不夜城。打從清晨兩點就開始叫買的果菜市場,到晚上十 二點還人聲鼎沸的夜市鬧區,萬華這地方無時無刻都有人在動,從來不打烊;每天,萬華都流露出生機蓬 勃的生命力,這是萬華一直以來深深吸引張欽鵬的在地魅力。
出生在台東,自小在台南長大的張欽鵬,民國98年來到萬華任職鄉土教育中心主任。他自豪的說,人稱「 一府二鹿三艋舺」他已經待過兩地。雖然居住在萬華的時間不長,但「久居他鄉變故鄉」,慢慢地,他也 能認同這塊台北市的發源地。
「從前總覺得艋舺是流氓、地痞和流浪漢聚集的地方,直到親身來到萬華工作才發現艋舺的豐富文化。」 張欽鵬說。遺憾的是,居民大多對自己的家園認識不夠,難以產生認同感,更別提獻身投入艋舺的文化保 存。近幾十年來受到人口外移及少子化的影響,更讓文化工作變得備感艱辛。
位於萬華剝皮寮的鄉土教育中心民國92年成立,長期與文化局和台北市政府配合,以蒐集整理鄉土史料文 物,和傳承、創新鄉土文化為宗旨,致力於推廣萬華區的在地文化。謝招治阿嬤的畫作,就曾經在這裡展 出過。
張欽鵬表示,鄉土教育中心大多以國小學童為對象,除了定期到各校巡演外,也會舉辦老照片展覽等文化 活動,希望傳承的種子能在年輕一輩的心中生根發芽。他認為,文化保存的工作事在人為;無論全球化的 趨勢再怎麼吸引人,走了世界一圈,也只有一處「艋舺」,更要好好珍惜這塊土地。
大台北的另一個起源「大稻埕碼頭」
從萬華沿著淡水河往下,我們來到大稻埕,來到帶動台北發展的另一個起源地。
走進南京西路底,一堵八公尺高的堤防聳立眼前。牆壁上以馬賽克拼貼著河岸風景壁畫,牆外車水馬龍、 人來人往;殊不知穿透這幅壁畫的背後,畫上繪製的優美河畔景色,就會真實地躍然眼前。
甘國慧說:「穿過小門,就會看到淡水河的風景,這個風景就是我們畫在 牆上的風景。」這樣具「透視感」的浪漫壁畫,是源自一群在地藝術家悲哀的心有所感。(照片來源/甘國 慧)
棚藝術村總幹事甘國慧說,第一幅壁畫於2005年完工,由天棚藝術村結合紐約設計團隊,從彩繪到工程監 督一手包辦,以空間為主題,用透視圖呈現堤防外風景,誕生他們為大稻埕社區繪製的第一幅壁畫,題名 為「大河再現」。
但是,大河在哪裡?
論居民與河岸間的那道牆
甘國慧帶領我們走進壁畫對面的一棟民宅,搭乘電梯前往八樓的天棚藝術村畫室,左邊映入眼簾的是一整 排透明玻璃窗,對面淡水河的美景透過高樓的視野和無障礙的玻璃窗,河岸風光一覽無遺。
她站在窗前,指著淡水河岸邊那道高高的壁畫牆,正是隔開淡水河與城市的河堤。遠望著繁華一時的大稻 埕碼頭,她嘆了一口氣,「堤防將整個台北市、新北市與河隔開,居民騎車到了大稻埕,卻不知道自己就 住在河邊。」巨高的堤防不僅隔絕了居民與河岸的親密關係,也隔開了台北人與大稻埕歷史的連結。
河堤外的真實風 景。(攝影/陳雅琪)
甘國慧感慨地說:「中國人認為,河流是用來堆積垃圾的地方,大家並不愛惜水土保持。」藝術成了他們 重現社區的重要概念,「人家不要的地方,我們可以發展。」但她認為,公共藝術除了美化之外,還有另 一層意義。「藝術不只是美化而已,而是可以帶你深入思考很多東西,城市要產生人文思考才有藝術。」 她說。
這棟民宅的一樓,原本是天棚藝術村的畫廊,一群愛好藝術者聚集在這裡,藉由藝術的美,來傳遞他們的 思想。畫廊經營十年後,這群關心土地的藝術家每天看著對面灰色的水泥牆壁、熙攘的人車、倚靠在牆壁 間的街友,再回想到此地曾是繁華的大稻埕碼頭;一艘又一艘載運著滿滿貨品的唐山船停泊在此,貨品的 交易帶動了大稻程以及整個大台北的發展,鄰近迪化街充滿年貨商行、布店街、南北貨、茶行等富有社區 味道的街弄。「這裡,是台北最初的開始。」甘國慧說。
「我們來認養牆吧!」這群藝術工作者,開始將他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轉成行動。
河堤的原始面貌,老舊無美感。(圖片來源/甘國慧)
上壁畫後: 提名 為「萬里晴空」,重現當時貿易的繁榮。(圖片來源/甘國慧)
第四幅:「天行健」馬賽克壁畫,以迪化街 早期建築和貴德街的老教堂設計而成,末端的藍天白雲、花草樹木,則象徵人類與自然的密切關係。(圖 片來源/天棚藝術村)
由於經費取得困難,他們一開始就面對挑戰。她說:「若無經費,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承受負債。」 為了申請政府補助,他們舉辦社區說明會,讓社區居民了解壁畫的形成,避免引起反彈。社區居民們起初 反應冷淡,後來發現環境變美,後續社區活動皆熱情參與,他們說:「很久沒有人為這地方做一件漂亮的 事情了。」
甘國慧拿出以前大稻埕碼頭尚未繪製壁畫時的舊照片,老舊不堪的碼頭,顯得毫無生氣。她說:「還沒設 計前,許多人不會想珍惜這裡,變成治安的死角,但經整理後,大家就常來這裡輕鬆活動。」
由於感受到當地居民的熱情回饋,天棚藝術村接二連三再設計了三幅壁畫。第二幅「萬里晴空」,呈現當 時貿易的起始點;第三幅「大稻埕風華再現」,呈現古老的街弄實況;以及第四幅「天行健馬賽克壁畫」 ,希望最後能回歸自然。經費大部分由扶輪社捐助,第二幅、第三幅壁畫則幸運申請到文建會的補助。
甘國慧強調,在地社區一定要有文化脈絡的故事,才會有吸引力;所以每一則壁畫內容,都在營造一個故 事。「大稻埕碼頭在文史上,是一個很重要的景點。台北若要發展觀光,你拿什麼給人家看?一面髒亂的 牆和社區嗎?」
人為破壞 請尊重藝術
壁畫上的說明牌 無故被偷走。(攝影/陳雅琪)
壁畫坐落在人車熙攘的馬路邊,一陣子下來,壁畫表面免不了蒙上一片片黑色的廢氣灰塵、車煙油污。甘 國慧說,他們會固定清洗壁畫牆面,才能保持壁畫鮮豔如昔。
但破壞壁畫的不只是灰塵和油污,還有人們不懂得尊重藝術的心。
市政府在河岸邊舉辦活動,在牆上釘釘子、張貼海報,事後沒有妥善處理而留下痕跡;政府又在壁畫下方 設立公告欄,種種行為皆破壞美觀。甘國慧站在壁畫前,抬頭指著壁畫上好幾個明顯的釘子和雙面膠帶的 痕跡,心疼地說,「這些都會讓磁磚未來更容易剝落。」
「我們做的藝術品,為什麼不尊重?」甘國慧一邊說,一邊努力地清除牆面上膠帶的痕跡。但如果人們沒 有尊重藝術的心,不論天棚藝術村團隊多努力地維持壁畫,這些人為的破壞,將一步步地侵蝕美麗的壁畫 牆面。
「城市要偉大,就要有人文思考。」甘國慧說。堤防的四面牆上,鮮豔的四幅壁畫靜靜地訴說著他們自己 及大稻埕的歷史故事。藝術連結了台北城的過去,也塑造淡水河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