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打工度假者而言,擁有海外經驗是否能幫助未來就業,是一項重要的評估。隨著大企業開始漸往海外發展,擁有出國居住的經驗,也漸成為企業雇用的考量,國際觀的培養、自我經驗的累積,都可能成為未來競爭的優勢。

打工旅遊熱 企業如何看
一家人力銀行副總何啟聖表示,廠商看重求職者的海外經驗多半以「海外正式工作經驗」、「海外出差/外派經驗」與「海外大專以上學歷」為主,而非「海外打工度假」。調查顯示廠商並不看重打工度假經歷。
不過,創見資訊公司自 2011 年起,首度開放打工度假者申請海外分公司的職缺,對年輕人赴海外打工的趨勢,持有正面看法。創見公司行政副總經理邱智恆回憶起自 1992 年加入創見後,曾派駐荷蘭管理分公司,初期因無法融入當地文化,與荷蘭同仁合作時產生許多文化衝突。邱智恆以自身經歷勉勵青年:「年輕朋友不只到國外參與勞動工作,更要適應文化衝突,融入當地風土民情,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。」讓世界認識台灣,也讓台灣融入國際世界,這是創見提供打工度假機會的理念。
創見人資部吳偉甄小姐說明,打工度假動機要正確,如何分配工作和度假的比例是很重要的一環。她強調,「創見提供體驗異國職場文化的機會,並非去賺一桶金。」其徵選過程也非常嚴謹。
海外分公司 工作新機會
目前於創見日本分公司打工的曾郁茹,除了在倉管部門實習外,也在新宿西口的台灣料理店「西門食房」兼差,體驗到大企業的職場態度及日本服務業注重客人感受的流程。「日商公司忠誠度很高,重視長幼有序,而且很認真工作,見面都要打招呼。」除了工作,曾郁茹也在部落格分享日本當地許多好玩好吃的生活,例如東京高級住宅區的代官山、古早味的稻荷湯泡湯之旅、名古屋美食嘗鮮、欣賞袋田瀑布美景等難忘的體驗。
吳偉甄認為,打工度假是人生的另一種選擇,在外面闖蕩過,看事物或許有不同見解。她也提到,「這兩年來確實雇用過具有打工度假經驗的求職者,因此這不會是求職阻礙。」
摩斯漢堡亦提供員工優先獲得赴澳洲摩斯漢堡打工的權利。安心食品公司隸屬之摩斯漢堡公關課黃小姐表示,澳洲店鋪於 2011 年開張,人力需求旺盛,因此提供在台具有經驗的員工,前往澳洲幫忙開店並體驗海外生活。
近幾年,台灣廠商配合打工度假簽證,已慢慢釋出不同的新職位,廠商也相當重視求職者的語言能力及工作經驗。除了打工度假,政府亦提供各種管道供年輕人選擇,無論是海外實習、國際志工等方式,年輕人可自行評估選擇對他最有利的海外體驗模式。
政府提供體驗世界的多元管道,國家需要青年的建議,改善政策。
(照片來源/王少芸提供)
青輔會王少芸科長表示,政府提供青年貸款圓夢、核發青年赴英國打工度假的贊助證明等多元協助,年輕人申請踴躍,並以女性居多。政府鼓勵青年開拓國際觀、並將海外所見所聞帶回台灣分享。她笑著說:「我那年代都沒有這麼好的機會,不然我大學畢業也會出去闖一闖。」她建議台灣企業能樂觀看待此現象,適時提供海外分公司的工作機會。
美好的背後 仍有憂慮
雖然極力鼓勵青年赴海外體驗,政府也相當憂心安全問題。由於近年來,台灣青年赴澳洲車禍意外頻傳,外交部指出,許多打工者不熟悉當地交通規則、道路狀況,光是 2011 年在全澳洲境內發生 5 名以上台灣青年車禍死亡;還有數十起嚴重程度不一的車禍,醫療運送費用高達一百多萬元台幣,造成許多家庭的負擔。外交部相當重視旅外國人的安全,相關駐外館單位也會積極於第一時間協助。
長期志願性奔波於北中南開辦打工度假說明會的陳科文認為,政府應該重視海外長期旅遊者的保險制度,這方面國內目前並無適當的保險,金管會應結合保險業者開發打工度假者保險商品。
另外,外交部提醒青年求職時,要注意合法性,千萬不要做雇主沒有報稅的黑工,影響自身權益。澳洲移民局官員表示:「持有打工度假簽證者,享有與澳洲勞工一樣的權益,並受到保護。」澳洲政府不允許雇主以任何形式剝削外籍勞工,包含逃漏稅,相關當局將依澳洲法律,懲處逃稅雇主。
賺錢非目的 重自我提升
其實,不論是打工或度假,一輩子只有一次申請機會,對大部分青年而言,賺錢只是為了活下去,大多數則以實現自我為主。據康文文教基金會對「台灣青年從事國外打工度假之動機與體驗調查」結果顯示,年輕人打工度假前三大理由為:「探索世界,開闊視野」、「提昇語言能力、培養獨立自主」、「滿足對新世界及新事物的好奇」,而「賺錢」卻在 25 個選項中排名倒數第二。
一位曾赴紐西蘭打工度假的 Ken,在網路上發表「五個讓你不去打工度假的原因」,提醒夢想的背後,可能存在現實的盲點及「十個要你去打工度假的原因」,鼓勵青年享受生命最美的時刻,此兩篇文章受到網友們熱烈回應、引發大眾思考出發動機。
深度旅行或許也是另一種教育,無形的收穫,是青年關在辦公室、窩在校園裡,永遠得不到的經歷,各國朋友也是往後人生的無形資產。打工度假特殊性在於合法打工,邊玩邊工作,看似與專業無關,但卻是深入當地文化很好的機會,許多國際觀就從這裡一點一滴培養出來。「打工度假」應不是美麗名詞,也不是當台勞,而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實踐。
註:本文與「科博文」網站同步聯播。